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您好,欢迎来到嘉人网
  • 登录|注册
  • 空间
  • 欢迎您,
  • 用户中心| 我的空间
  • 退出

嘉人网 - Marie Claire

NEW

  • D to the d 时光编织的羊绒艺术空间
  • 塑造先锋体验 尽释美学主张 ANNAKIKI上海首家独立旗舰店崭新启幕
  • AXOR雅生携手菲利普·斯达克发布全新面盆及浴缸系列
  • G-SHOCK打造18K黄金孤品腕表G-D001,开启坚韧新篇章
  • 龙知所向 鸿运随行 TAG Heuer泰格豪雅卡莱拉系列(CARRERA)龙年...
  • 2023宝可梦上海大师赛完美收官 宝可梦年度盛典引燃冬日
  • Crocs 携手品牌大使易梦玲共同演绎节日欢庆穿搭 邀您一同新年翻...
  • 理查米尔 - 将研发与革新完美合一
  • 为爱难藏,重新定义高奢夜生活 唐·胡里奥1942鎏金派对登陆INS复...
  • 官宣新挚友!RICHARD MILLE与女子短跑运动员谢莉-安携手突破时间...
  • 徕卡奥斯卡·巴纳克摄影奖影像展于厦门隆重开幕
  • 净澈暖流润心灵,共愈青少年花样青春 ——“共愈青春,心路同行...
  • 华丽摇滚 卓耳不凡 DJULA ATELIER PIERCING落地上海BFC外滩金融...
  • 非凡假日 点亮冬日派对时光 和LONGCHAMP一起体验全新SS24系列
  • CONVERSE 2024春季新品系列发布,彰显先锋时尚新主张
  • 耀映罗马光辉 雕琢惬意时光BVLGARI宝格丽限时精品店于宁波璀璨启...
  • 绮彩盛放 星芒交辉BVLGARI宝格丽携手群星共庆奇迹时刻
  • 耀映灿然光辉 共享奇迹时刻BVLGARI宝格丽限时精品店于上海港汇恒...
  • COMO Alpina Dolomites 酒店开幕,拓展COMO酒店及度假村版图
  • 雪中飞举办“为雪而生”123大众冰雪节 携手社会各界合力推动冰...
  • 600亿胶原植补 元气”嘭弹+160% 悦诗风吟嘭嘭霜重磅上市
  • KIPLING LOVES MINIONS联名系列包袋 焕新上市,伴你开启好运新...
  • 引领前沿美容科技,雅诗兰黛官宣全新“肌肤长寿科学”新篇章
  • 年末甄礼求婚指南,宝欧娜BAUNAT璀璨心愿单
  • BEELIEVE IN FANTASY 限量版香水
  • Chopard冬日海边的大雪绮遇
  • PALERMO“意”趣派对,让欢乐蔓延! PUMA组局开启PALERMO欢聚派...
  • 秀色可穿,意犹未尽 PUMA焕新德训基因,推出全新配色PALERMO鞋款
  • 闪光故事,未完「戴」续:Pandora潘多拉珠宝推出全新Moments系列...
  • 说唱巨星Post Malone蓝白格睡衣穿搭出街
  • 有偿资讯
  • 电子杂志
Marie Claire 搜索
  • 首页
  • 时装趋势
    • 潮流趋势
    • 街拍
    • 明星时尚
    • RUNWAY
    • 新鲜汇
    • 嘉人衣橱
  • 嘉人观点
    • 嘉人态度
    • 时髦谈资
    • 嘉人看世界
    • 嘉人榜样
    • 嘉人谈情
  • 珠宝腕表
    • 璀璨珠宝
    • 潮流腕表
    • 尚流视角
    • 珍品工艺
    • 奢华婚饰
    • 名流演绎
  • 嘉人美妆
    • 潮流速递
    • 彩妆
    • 护肤
    • 美体
    • 美发
    • 健康
  • 生活
    • 旅行嘉人
    • 嘉人美食
    • 嘉人潮物
    • 嘉人快报
  • 杂志
    • 精彩导读
    • 线上订阅
  • 专题
    • 时装时刻
    • 嘉人美妆
    • 嘉人观点
    • 珠宝腕表
  • 嘉人SHOW
    • 嘉人大片
    • 嘉人美妆
    • 潮流百汇
    • 嘉人V独家
    • 时尚偶像
    • 嘉人在现场
  • 嘉人美妆精英学院

[文娱万象] 《罗马假日》60周年,经典是怎样诞生的?

上一组:
下一组:
列表播放

《罗马假日》60周年,经典是怎样诞生的?

pre
  • 《罗马假日》60周年,经典是怎样诞生的?

  • 《罗马假日》60周年,经典是怎样诞生的?

  • 《罗马假日》60周年,经典是怎样诞生的?

  • 《罗马假日》60周年,经典是怎样诞生的?

  • 《罗马假日》60周年,经典是怎样诞生的?

  • 《罗马假日》60周年,经典是怎样诞生的?

  • 《罗马假日》60周年,经典是怎样诞生的?

  • 《罗马假日》60周年,经典是怎样诞生的?

  • 《罗马假日》60周年,经典是怎样诞生的?

  • 《罗马假日》60周年,经典是怎样诞生的?

  • 《罗马假日》60周年,经典是怎样诞生的?

  • 《罗马假日》60周年,经典是怎样诞生的?

  • 《罗马假日》60周年,经典是怎样诞生的?

  • 《罗马假日》60周年,经典是怎样诞生的?

  • 《罗马假日》60周年,经典是怎样诞生的?

  • 《罗马假日》60周年,经典是怎样诞生的?

  • 《罗马假日》60周年,经典是怎样诞生的?

  • 《罗马假日》60周年,经典是怎样诞生的?

  • 《罗马假日》60周年,经典是怎样诞生的?

  • 《罗马假日》60周年,经典是怎样诞生的?

  • 《罗马假日》60周年,经典是怎样诞生的?

next
列表
0/0

《罗马假日》60周年,经典是怎样诞生的?

来源:Mtime时光网 编辑:Faith 时间:2013-08-27 16:24

分享 QQ空间 腾讯 新浪 开心 人人 搜狐

谈论经典电影的时候,《罗马假日》常常是我们想起的第一个名字。2013年8月27日,是《罗马假日》美国上映的第60周年,这部由格利高里·派克和奥黛丽·赫本联袂主演的爱情喜剧,在全球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沉淀,早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银幕经典。

这种感觉一如初恋,骨子里的清新可爱,是这部电影跨越60年仍被人深深喜爱的原因。它是无数观众印象里最动人的爱情故事之一,让几代人为之倾倒,即使不考虑超越阶级的童话色彩,它本身也是能抚慰人心的温馨惬意的故事。

当电影成为经典,昔日的每个细节都变得饶有趣味,而围绕《罗马假日》的台前幕后,它带给人们的感动,甚至完全不亚于电影本身。于是,在公映60年之后,再搜寻出当年的吉光片羽之时,我们对《罗马假日》的感情,无疑又深了一层。

这部电影里有最好的威廉·惠勒,最好的达尔顿·特朗勃,最好的格利高里·派克以及最好的奥黛丽·赫本,他们联手在那个黑白影像即将消失的1953年,留下了最后的经典。

【筹备】故事:无署名的编剧

《罗马假日》中这段家喻户晓的爱情故事,最早由美国著名剧作家、小说家达尔顿·特朗勃创作。但是因为他当时被列入了“非美活动委员会”(HUAC)的黑名单(这个组织以驱逐左派电影人而著称),而无法在演职员表上署名,最终署名的是联合编写剧本的伊恩·麦克兰·亨特。

也正因如此,达尔顿·特朗勃在创作《罗马假日》剧本时,实际上是被导演“非法雇佣”的——直到影片获得奥斯卡奖后,奖金还是通过秘密手段才汇到了特朗勃的账户上。

达尔顿·特朗勃拥有传奇般的一生,在麦卡锡主义最猖獗之际,他和《罗马假日》导演威廉·惠勒都曾因拒绝指证同行而遭到当局迫害,被称为当时著名的“十君子”之一。

【筹备】外景:奔赴罗马

派拉蒙公司最初决定在好莱坞摄影棚中拍摄,但导演威廉·惠勒执意要实地取景,最终制片方妥协,但前提是成本不能超过100万美元。这意味着影片只能用黑白底片拍摄,而且必须启用一个薪酬较低的女演员。具有讽刺性的是,威廉·惠勒希望去罗马拍摄的一个原因是想用彩色胶片展示罗马的美丽风光,却意外成就了黑白经典——但也正是因为拍成黑白片,演员们才不会在风景如画的罗马城相形见绌。

上世纪末,有人曾建议要把《罗马假日》和《乱世佳人》一样彩化,遭到多数人的反对,于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这部电影仍是黑白背景。

同时,这也是历史上第一部全部在意大利拍摄的美国电影——近60年后,大导演伍迪·艾伦再次带美国剧组前往意大利,拍摄了《爱在罗马》。

【筹备】导演:从弗兰克·卡普拉到威廉·惠勒

这部电影的企划最早由弗兰克·卡普拉在1949年提出,当时他心中理想的男女主角是加里·格兰特和伊丽莎白·泰勒,而目标就是拿奥斯卡奖。然而随后他的制作公司遭遇财政危机,而不得不投靠派拉蒙,加上他与对受黑名单牵连的达尔顿·特朗勃合作表示担忧,遂撤出了这部电影的计划。

当时刚拍完两部严肃剧情片《女继承人》和《侦探的故事》的威廉·惠勒表示:愿意尝试浪漫喜剧,而派拉蒙公司正有一笔资产被冻结在意大利,就这样,机缘巧合地,他们来到罗马拍电影。

【筹备】男主角:格利高里·派克

实际上,达尔顿·特朗勃是以加里·格兰特的形象写了“乔”这个人物,但加里·格兰特拒绝了这部电影,理由是自己年龄太大了。不过,2003年《罗马假日》重制版DVD中,收录了威廉·惠勒女儿的访谈,她提到:加里·格兰特辞演的原因是他不满这部电影的核心是女主角,而自己只是陪衬。

这番阴差阳错正好成就了格利高里·派克,后来派克打趣说:“我真理解不了为啥他要拒绝这么棒的剧本,反正我看到之后立刻就跳上去了”。

接到《罗马假日》剧本时,派克正渴望出演一部喜剧(他从来没尝试过喜剧),对浪漫爱情片兴趣不大,因为“每一个剧本的男主角都打着加里·格兰特的标签。”和加里·格兰特一样,派克最早也不满足于在电影里扮演一个配角,直到他意识到这部电影可以提升他的形象。

【筹备】女主角:奥黛丽·赫本

另一方面,片方最希望简·西蒙斯来担任女主角,伊丽莎白·泰勒也是备选,不过两人很快就回绝了邀请,最终,导演决定仿效《乱世佳人》,用公开招聘的方式选拔女主角。

奥黛丽·赫本最开始对试镜没兴趣,因为她刚刚敲定了《金粉世界》的女主角,并准备拍完这部电影就结婚生子,而赫本的经纪人把她推荐给了威廉·惠勒。接到试镜电话后,赫本只是抱着敷衍的心情前来,却没想到这无心插柳反而成就了影史上最传奇的一次试镜。

试镜选用的一场戏是:公主穿着睡衣在大床上做仰卧起坐。毫无压力的赫本很放松地拉伸身体,完成了规定的动作。卸妆之后,赫本换好衣服继续和导演聊天,摄影机却在继续工作——导演要看演员在最自然状态下的表现,而后她便获得了这个角色。(另一种说法是,导演喊停后,摄影机继续跟进,正是后边几分钟的表演打动了导演)。

在那次非凡的试镜之后,导演威廉·惠勒说:“她身上有我所需要的一切:迷人,天真,以及天分,她同样非常有趣,见到她的人就像被施了魔法,就是这个女孩!”

【筹备】配角:导演女儿齐上阵

影片中有一个段落:格利高里·派克见到一群小学生,并尝试向她们借相机未果,于是他想伸手把女孩脖子上的相机拿下来。这场戏里威廉·惠勒的两个女儿都参加了演出——脖子上挂相机的是姐姐,后面喊“蔚波老师”的则是妹妹。其他客串的孩子每人都能拿到30美元的报酬,但惠勒姐妹只拿到每人1000里拉,约合1.5美元。

另外,扮演派克朋友的演员是埃迪·艾伯特,进入影坛前他是马戏团的空中飞人演员,《罗马假日》让他得到了奥斯卡最佳男配角的提名。

【拍摄】躁动的罗马

《罗马假日》在意大利罗马实景拍摄,清场、封路、车辆改道都要向有关人员行贿,因为是同步录音,应对持续不断的噪音也是剧组面临的大问题。

拍摄时,导演要求演员们作出清凉舒适的样子,但事实上那是罗马有史以来最热的一年,温度高达华氏90℃,演员脸上的油彩都会热到融化,只好离开镜头洗过再来。祸不单行,这一年意大利的政治形势很紧张,共产党人和法西斯分子在街道打仗,剧组在选定的一个大桥外景下发现了五名携带炸药的恐怖分子,他们很多时候都打乱剧组的拍摄日程。

然而大使馆舞会那场戏,是真正的意大利贵族出席,他们都有捐赠资产给慈善机构。

【拍摄】拍片见真情

那一边,电影拍摄的进展异常缓慢,缺乏经验的赫本遇到了很大的挑战,有时一个镜头要拍60 遍。在这个过程中,导演和派克都用各种办法帮助赫本减压,包括和她聊天、打牌,有时也会不得已而使用激将法。在拍摄“公主对乔说告别”这段场景时,赫本在表演的过程中,怎么也无法流下眼泪。最后导演威廉·惠勒终于被惹恼,抱怨她“浪费了这么多胶片”,赫本的眼泪立即掉了下来,这段场景也因此而顺利完成了拍摄。

【拍摄】真理之口

“真理之口”那场戏,是格利高里·派克的即兴发挥。多年后派克回忆说,自己有个朋友(雷德·斯科通)喜欢把手放在衣袖里,激发了他的灵感。他把这个想法告诉导演,导演觉得很棒,但前提是不要告诉赫本。于是在现场,赫本所有的反应都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做出来的,纯粹的第一反应,一遍通过,完美无缺。

“真理之口”的桥段后来在很多电影中出现过,比如2006年电影《同居三人行》,小罗伯特·唐尼主演的《我心属于你》以及2007年电影《国家宝藏2》。甚至还出现在Venus Balu执导的印度卖座电影《May Madham》,日本动画《强袭魔女》第二季等片中,2011年韩国电影《我的公主》中宋承宪和金泰熙一起观看《罗马假日》,电视里出现的一幕即是“真理之口”。

【拍摄】派克的恋情

很多人盼望着派克与赫本之间能够擦出一段情,但事实上,当年格利高里·派克前往意大利拍摄这部电影的时候,正在经历分居,他即将和他的第一任妻子离婚。 

就在拍摄期间,他与一位名叫维罗尼科·帕萨尼的法国女子相爱。离婚之后,他就和帕萨尼结婚了,他们白头偕老直到派克离开人世。

【上映】力推赫本

《罗马假日》上映前,片方一直准备的是以格利高里·派克为卖点,“介绍奥黛丽·赫本”这几个字只放在海报上一个小小的角落里。派克看到后觉得很荒唐,他认为赫本一定会拿到奥斯卡奖,于是建议导演威廉·惠勒把赫本的名字移到自己前面,“不是我在慷慨,而是任何看过赫本表演的人还要把她当作小人物那就太愚蠢了。”

当时,派克已经是位大明星,赫本则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年轻新星,拍摄期间,总有些小报记者把两人用浪漫故事扯到一起,这让赫本十分恼火。但派克却能够体察她的感情和她对他的敬畏,拿下这部片子在派克而言是件轻而易举的事,他却用体贴与爱护来帮助赫本,因为他认为是赫本让这部片子更有价值。

【上映】赫本风靡全球

1953年8月20日,《罗马假日》在伦敦首映,紧接着参加当年威尼斯电影节,这部电影在全世界都获得巨大成功。北美票房500万,海外票房更是高达1200万。 

奥黛丽·赫本一夜之间成为众人皆知的偶像。她气质优雅高贵,外貌优美脱俗,体态轻盈苗条,一头黑色短发,颠覆了那个金发美女受欢迎时代的审美观。她特立独行的扁平身材、短发、平底鞋、剪裁合体的简洁裤装、衬衣等等,将女性从简·罗素式的蓬松卷发、紧身毛衣、紧身窄裙和高跟鞋的束缚中解放了出来,也将女性从对丰满胸部的追求及对身体近乎偏执的自虐中解放了出来——“她是第一位不以性感取胜的人”。 

而“赫本头”也在一夜之间成为全世界最流行的发式。大量报纸都在赞美她的美貌、活力、妩媚、典雅,人们称赞她是继嘉宝和褒曼之后的最佳女演员。 

据说英格丽·褒曼在意大利观看《罗马假日》时,竟发出一声惊叫,她的丈夫罗西里尼问她:“你为什么叫?”褒曼说:“我被奥黛丽·赫本深深感动了!”

【上映】真人版《罗马假日》

《罗马假日》的热卖,和当时的热点新闻有着密切的关系。英国公主玛格丽特(伊丽莎白二世的妹妹)恋上了离过婚的平民彼得·汤森,并决心嫁给他。但在皇室成员的强硬逼迫下,她最终和汤森断绝了关系。在发行商为《罗马假日》做推广时,这个剧情相同的真人秀为电影做了最好的宣传。

【上映】赫本的情变

影片完成后,派拉蒙公司把电影中奥黛丽·赫本穿过的所有戏服都送给了赫本,包括帽子、鞋子、手包和珠宝,本意是作为她的结婚礼物。但不久之后,她就结束了和詹姆斯·汉森的婚约。之后,赫本嫁给了她的第一任丈夫,著名的导演、演员兼作家梅尔·费勒,两人的结缘还是由派克来做的“媒人”。

【上映】罗马假日摩托车

派克和赫本在电影里骑的那辆摩托车名为VESPA,译作伟士牌(也叫黄蜂牌),让全世界影迷为之倾倒,被誉为“罗马假日摩托车”。电影上映后,这款摩托车遭到疯狂抢购,从日产几十辆飙升到日产五百辆。年轻人都把它当做时髦的象征,除了《罗马假日》,这个型号的摩托车也在弗朗巧利尼的《夏日故事》、卡梅里尼的《初恋》等电影中出现过。

【获奖】最佳女主角

《罗马假日》在当年的奥斯卡金像奖上,一举拿到了10项提名,其中包括最重要的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提名,不过若说最吸引眼球的,还是最佳女主角。当晚,赫本在完成舞台剧《美人鱼》谢幕后,匆匆赶往颁奖现场,在出租车上换掉戏服,在警察护送下一路小跑,来到世纪剧院。颁奖时,由于兴奋过度,赫本上台跑错了方向,致辞也有些语无伦次,但她没忘记说一句话:“这是派克送给我的礼物。”

关于这座奖杯还有个小插曲:记者招待会前,赫本兴奋过度弄丢了奖杯,最后幸运地在洗手间里找到。十年后,赫本在外拍戏,小偷潜进她的家中,又偷走了这座奖杯。

那一年,作为新人的赫本登上了美国《时代》杂志的封面,她横扫奥斯卡奖、金球奖以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的“影后”,还以舞台剧《金粉世界》获得了戏剧界的最高奖项——托尼奖,成为历史上“四大满贯”女演员的第五位。当年仅仅24岁的赫本,随后和派拉蒙公司签下七部电影的合约,与此同时她也仍未放弃舞台剧的演出。

【获奖】最佳编剧

那年,奥斯卡金像奖将“最佳编剧”授予伊恩·麦克兰·亨特,但实际上这个奖应该是属于达尔顿·特朗勃的。《罗马假日》上映后数年,特朗勃的儿子克里斯托弗·特朗勃一直致力于恢复父亲的署名权,为此频繁地给美国编剧协会写信。但直到1997年,奥斯卡才重新把最佳编剧授予达尔顿·特朗勃,此时他已经去世17年了。

因为伊恩·麦克兰·亨特的儿子蒂姆拒绝出让父亲的奖杯,奥斯卡组委会另外颁发了一座小金人,由特朗勃的妻子代为领奖。

2002年发行的DVD也对演职员表做出更正,最终为:Story by Dalton Trumbo .Screenplay by Dalton Trumbo and Ian McLellan Hunter and John Dighton——总算承认了达尔顿·特朗勃对这部电影的剧本有着最大的贡献。

【获奖】最佳服装设计

看过影片的人都对赫本在戏中的衣服印象深刻,实际上给电影《罗马假日》做服装设计的是位“大家”,伊迪斯·海德。她一生之中获得过34次奥斯卡提名,并拥有8座“最佳服饰奖”小金人,共设计过近一千部电影服装,是位极其杰出的女性。电影中赫本的各种服装都出自于她的手笔。如果没有她的参与,今天我们也许就看不到那个光彩照人、华贵典雅的公主了。

【后续】派克和赫本:一生的友谊

派克和赫本借《罗马假日》相识后,便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在赫本的第一次婚礼上,派克送给她的结婚礼物是一枚蝴蝶胸针。这枚胸针赫本非常喜欢,一直珍藏在她的身边直到去世。赫本去世时,77岁的派克参加了赫本的葬礼,他低下头,在赫本的棺木上轻轻印下一吻,深情地说道:“你是我一生中最爱的女人。”在场的人无不唏嘘落泪。 

2003年4月24日,著名的苏富比拍卖行举行了赫本生前衣物、首饰慈善义卖活动。那天,派克亲自前去买回了那枚陪伴赫本40年的蝴蝶胸针。一个多月之后,派克去世,此时正好是《罗马假日》公映的第50周年。

【后续】派克、赫本与奥斯卡

1989年,派克与赫本携手出席第61届奥斯卡颁奖礼,一同颁发最佳影片奖,大会特意在他们出场前播放了《罗马假日》中“真理之口”的片段,随后两人在全场观众的掌声中起身——掌声持续将近两分钟,是当年奥斯卡最令人感动的一幕。 

1993年1月12日,奥斯卡奖评委投票奥黛丽·赫本为当年琼·赫肖尔特人道主义奖的获奖者,并邀请格利高里·派克为她颁奖,然而1月20日,赫本不幸病重去世。派克将这个奖亲手交到了赫本的儿子肖恩手上,两人激动地拥抱在一起。

编辑推荐

当地球失去引力:创意摄影悬浮之美
当地球失去引力:创意摄影悬浮之美
Storybook
Storybook Rabbit:刻在瓷器上的童话故
破茧才能成蝶!实拍吸毒女孩戒毒历程
破茧才能成蝶!实拍吸毒女孩戒毒历程
Johan
Johan Krouthen的日光与乡村:所谓静谧
Tom
Tom Hussey感人影集:在镜中追忆年华
一周趣图:臭美企鹅照镜子10分钟不忍离去
一周趣图:臭美企鹅照镜子10分钟不忍离
  • 美如无人之境 唯美安谧的风光摄影
  • 纪实摄影:双胞胎姐妹成长记
  • 解读宫崎骏电影里的9大女性角色
  • 秋冬季档韩剧前瞻 人气美男当道
  • 美到不舍得吃:马来西亚妈妈的创意爱心便当
  • 当摄影遇上绘画 儿童梦游仙境影集
  • 有偿资讯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新闻动态
  • 广告合作
  • 诚聘英才
  • 隐私声明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嘉人全球网站:

  • 法国
  • 美国
  • 英国
  • 巴西
  • 西班牙
  • 香港
  • 台湾
  • 马来西亚
  • 土耳其
  • 意大利
  • 澳大利亚
  • 荷兰
  • 日本

集团网站:

  • ELLESHOP
  • ELLE中文网
  • ELLEMEN
  • 名车志
  • 伊周
  • 赫斯特中国
  • 华道发行

Copyright © 2023 mc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玛克赫斯特广告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1981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