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人 marie claire 纷享世界 风格由我

拒绝做花瓶与丑角,女性喜剧人的解限之路

来源:嘉人网 编辑:王莹Ying
导读:从《麦瑟尔夫人》到《伦敦生活》,女性喜剧人迅速突破发酵中......

拒绝做花瓶与丑角,女性喜剧人的解限之路

 去除花瓶 刻板 脸谱化的标签

而以自我 立体 饱满的形象横空出世

突破的女性喜剧人饱受好评

国内连杨幂也将加入《脱口秀大会》

“女性不好笑”的时代过去了么

 

拒绝做花瓶与丑角,女性喜剧人的解限之路
拒绝做花瓶与丑角,女性喜剧人的解限之路

近两年来,女性主题的喜剧作品频繁出圈成为了电视荧幕的热议现象。2018年,全亚裔团队作为主演的《摘金奇缘》(Crazy Rich Asians),横空出世,成为北美票房黑马。

其中的女主角吴敏恬还被《时代周刊》评为“2017年度百大人物”。

拒绝做花瓶与丑角,女性喜剧人的解限之路

2017年,吴敏恬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百大人物”

另一部出圈的小丧剧《伦敦生活》(Fleabag)在今年艾美奖上大放异彩。

作为主创的菲比•沃勒-布里奇(粉丝爱称菲总)一举诞生了喜剧类最佳女主角和编剧奖,成为颁奖典礼上的最大赢家。

拒绝做花瓶与丑角,女性喜剧人的解限之路

《伦敦生活》以伦敦酷女孩Fleabag小范围的生活视角为基础,借女性主义者之口抛出中心议题,大胆地谈论女性身体价值、两性生活与现代女性的生存状态困境。

全剧充满了冷静地挖苦、“掉书袋式”自嘲、咬文嚼字与反讽,还伴随着无处不在的英式下线内涵段子。

拒绝做花瓶与丑角,女性喜剧人的解限之路

主角经常跳脱出来,直面镜头与观众直接对话,给大家以真正的浸入式观剧体验。

好笑好哭,既丧又甜,细腻真实又抓马的自我宣泄,戳中了无数现代独立女性的生存G点,展现了对于宗教、性与女性的自我实现的思考。

拒绝做花瓶与丑角,女性喜剧人的解限之路

麦瑟尔夫人著名的“tight five”

老少咸宜的《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除了奉献了一出梦幻华丽的八十年代时装秀,更是被称为“女性单口喜剧的崛起历史”。

从《麦瑟尔夫人》到《伦敦生活》,国外女性喜剧人的发展蓬勃,口碑与观众都买账,“无可无不可”,谈论内容逐步打破性别禁忌,表演丰满又养眼。

单口喜剧表演这种开放麦形式,移植到中国的文化土壤之后,正在成长为什么样子呢?发展迅速的国内女性喜剧人亦正在崛起。

拒绝做花瓶与丑角,女性喜剧人的解限之路
拒绝做花瓶与丑角,女性喜剧人的解限之路


拒绝做花瓶与丑角,女性喜剧人的解限之路贾玲出演《吐槽大会》第一季
 

冒犯、自嘲、打破禁忌、高级幽默......单口喜剧(stand-up Comedy)以如此鲜明的特点,正在迅速攻占人们的娱乐休闲生活。

“吐槽”看起来像门娱乐,其实是门手艺,它以娱乐和搞笑的面目呈现,背后运用到的是喜剧脱口秀的文本创作和表演技巧。

拒绝做花瓶与丑角,女性喜剧人的解限之路

单立人出品的悟饭专场

今天打动年轻人的不仅是崇高和权威感,而是解构和自嘲。娱乐精神在“吐槽”这件事情上尤为明显。

打破权威的同时“解除恐惧”,实际上带着挑战正统的意味,以戏谑的态度说出自己真正想说的。闻之好笑,细细品味下言之有理,产生巧妙的思维反应。

拒绝做花瓶与丑角,女性喜剧人的解限之路

喜剧中心出品:付兰兰的吐槽大会

以笑果文化为核心的《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系列衍生节目,通过借鉴美国喜剧中心《Comedy Central Roast》的节目形式,迅速本土化,获得了国内网友的追捧。

除了李诞、王建国等《80后脱口秀》的部分主创大肆出圈外,女性吐槽者也相继崭露头角。
从喜剧剧场、小众live house和开放空间表演中出圈的女性喜剧人,例如马丽、思文、金靖等等,也正在网综和活动中迅速活跃起来。

对比于贾玲式“去性别化”的表演方式,自嘲甚至到自毁,近乎已经放弃了作为女性的性别特质。新生代活跃的女性喜剧者则更为注重自己作为女性的先天优势。

思文与程璐夫妻就是很好的范例。

拒绝做花瓶与丑角,女性喜剧人的解限之路

以女性角度来看待:家庭中琐碎的婚姻生活、感情关系中的性别博弈、女性身体的价值审视......在更多贴近日常的段子中娓娓道来,以基本的男女差异拆解出与对象的价值观冲突。

在戏谑与玩笑中,表现出现代女性生活中更多的选择权和主动权。

而回顾以往,从30岁就开始演大妈年龄角色的女性喜剧工作者比比皆是。而今,国内女性喜剧人的“性别模糊化”正在逐步改善。

拒绝做花瓶与丑角,女性喜剧人的解限之路

不同文化背景下,国内外女喜剧人的发展呈现如此不同,这跟女性平权发展历史与舆论环境也息息相关。

不同年代的女性喜剧人生存状态、表演内容的“解限之路”到底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拒绝做花瓶与丑角,女性喜剧人的解限之路 拒绝做花瓶与丑角,女性喜剧人的解限之路
 

1940—1958年,杂耍时代 

这是一个女性只能成为观众的年代,如果一个女性能够听懂男性的笑话,并在恰当的时刻发笑,那么她会被称作一位极具幽默感的女性。

拒绝做花瓶与丑角,女性喜剧人的解限之路

“麦瑟尔夫人”与原型—年轻的里弗斯

在男性主导的单口喜剧先行者当中,却诞生了女性先锋,菲利斯·迪勒(Phyllis Diller)、琼·里弗斯(Joan Rivers)这样最著名的代表者。

米琪这个角色虽然并没有真正的原型,里弗斯却是最接近的一位。

当时的社会氛围下,女喜剧人延续了19世纪杂耍演员的风格,在台上唱唱跳跳地耍宝;或者为男性充当配角,做花瓶担当。

拒绝做花瓶与丑角,女性喜剧人的解限之路

1966年,菲利斯·狄勒在演出中

当时大众的惯性思维普遍是:女性不好笑,尤其是“漂亮女人”。所以就延伸出了一系列乔装打扮,去除女性美貌特征的表演风格。

在这种环境下,狄勒巧妙地地利用了脱口秀场域的男性规则,杀出重围,打破了“完美的美国式家庭主妇形象”。

台下是身材窈窕的妙龄女郎,台上变身为身材臃肿的自毁形象的夫人。

她的笑话主要围绕自己的家庭主妇身份展开,繁重的家务、她和丈夫Fang的日常生活甚至性生活,以及她作为一位“枯萎的”女性的自我调侃,构成了她表演的主要内容。
 

2016年至今,井喷爆发的icon时代 

2016年大火的黄阿丽,以吐槽自己与哈佛毕业的丈夫的交往过程、怀孕后身体变化的公开“去羞耻化”而闻名遐迩。

拒绝做花瓶与丑角,女性喜剧人的解限之路

她挺着孕肚,在台上谈及社会对于男性和女性在育儿方面评判标准的差异。睿智的谈吐和风趣大胆的表演赢得了经久不断的掌声。

展现了作为“女性与母亲”的不冲突化的同时,呼吁社会给与母亲+职业女性的重视尊重与福利待遇。

拒绝做花瓶与丑角,女性喜剧人的解限之路

日本单口喜剧人Yumi 则大肆调侃岛国的文化禁忌。

以自己与西方男性的约会实录,打破对“东方+女性”双重的刻板文化标签。

拒绝做花瓶与丑角,女性喜剧人的解限之路

樱花妹纸Yumi,2018年开启自己的单口专场

出生于1968年的韩裔单口喜剧演员赵牡丹,更是以一种“血淋淋的自我暴露方式”开启了喜剧道路。

对她来说,喜剧和幽默是一种生存工具。

在5岁到12岁之间,她被一位家庭朋友性骚扰。然而家人与朋友的“受害者有罪论”,使她曾经很长时间成为“被迫沉默者”。

拒绝做花瓶与丑角,女性喜剧人的解限之路

性取向不直、抗争过精神问题和进食障碍、身在一个女人不被看好的行业、还是个女权分子。但对于一个出色的喜剧人,这些都是养料和素材。

幽默感是她的强大武器,把她的社会良知转化成笑弹发射向观众。

拒绝做花瓶与丑角,女性喜剧人的解限之路

随后她利用自己的工作开启关于强奸、虐待、成瘾、失败和愤怒的艰难对话,以应对人们对她恶言相向,对她的外貌和身材品头论足的粗暴对待。

2015年的一场表演,被大众看作是引发美国反性骚扰运动的先声。

人们现在对有变革性的、让世界变得更好的声音更感兴趣。得有内容,有良知才行。这很棒。”

拒绝做花瓶与丑角,女性喜剧人的解限之路
拒绝做花瓶与丑角,女性喜剧人的解限之路


拒绝做花瓶与丑角,女性喜剧人的解限之路

著名喜剧人惠特妮·卡明做客节目,在NBC自传性质同名剧《Whitney》担任编剧、制片人和主演;她同时也是《破产姐妹》的联合制片和编剧

当女性用一种更加开诚布公的、更加赤裸直白的语言公然谈论自己的性器官、性生活,甚至是生育过程中最为私密的体验时,单口喜剧这种形式在无形间达到了一种去羞耻化的效果。

幽默和愤怒、喜剧效果和苦痛言说,在一种奇妙的张力中找到了一个平衡点,正鼓舞着更多女性,登上舞台,说出自己的经历和心声。

拒绝做花瓶与丑角,女性喜剧人的解限之路

艾米舒默单口专场:阿波罗剧院

从对家务的抱怨式调侃,到对于怀孕、私密生活和身体价值的公开表达、去羞耻化的谈论......进击的女性喜剧人正在打破局限,展示真正的自己。

你可能是生活中的弱者,但是站上舞台的时候,绝不是弱者。“你经历过什么“ ”你想表达什么”,每个笑料与包袱都在注解着“你到底是谁”。

拒绝做花瓶与丑角,女性喜剧人的解限之路

凯瑟琳·赖恩单口专场:麻烦重重 In Trouble 

喜剧和笑话本质上是一种悲伤的艺术,通过自嘲,将自己生活中经历的痛苦、绝望与无助化为轻松的笑话。这也正是它的力量所在。

无论是出于本能、愤怒、追求平权与自我表达,还是幽默能力的变现需求,女性喜剧人的崛起都已经势在必行。进击的喜剧力量让更多的不公平现于舞台。

 

拒绝做花瓶与丑角,女性喜剧人的解限之路

还记得你看得第一场喜剧表演么

你最喜欢的女性喜剧人是谁

哪些表演内容令你印象深刻欢迎

评论区表达你的观点为

女性喜剧人应援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