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受束缚于性感、青春、宁静或者纠结、虐心。
这一年,倪妮将要出演专属自己的性情,
继续在红毯、活动中年轻而有姿态耀眼地闪亮,
私人部分却低调到几乎无法看见。
倪妮在爱中生活着,
在表演里磨炼着,
青春之上,
她携带着满满的感知力,
打开了吸纳世界的大门。

M.C.:你为什么会觉得自己是个有点二、有点天真的二次元少女?

倪妮:也许,我的身上一直都有这种感性到近乎天真的存在,但有一段时间,我将它覆盖了。但是,做了演员,在演员这条路上越走越远,我渐渐发现,一个优秀的演员,似乎并不是越理性越好,特别是演戏的时候。我纠结了,挣扎了。

M.C.:那现在呢?

倪妮:直到今天,我的理性和感性都时不时会打架。我的脾气也不是太好,有时理性说,不要为这点小事生气,感性却会跳出来:生气就应该发泄出来。你感受生活,和生活交手,体验好和坏,对它们做出相应的反应,而不是做一个理性木头人。

职业给了我最好的学习。我渐渐懂得,以自己最舒服的方式生活,用自己希望被对待的方式去对待别人,用感性对待表演,让理性在适当的情况下再出现,那就是这个阶段的我的真面目。

M.C.:《匆匆那年》最大的表演难度是什么?

倪妮:找这个角色的感觉对我来说挺困难的。初恋的青涩,小心翼翼,不知所措,什么话都憋在心里,不敢说又忍不住,那些细微的感觉,确实可以回想起来,但真正表现出来,不管是举手投足,还是眼神什么的,都跟那个时候差距太大。

M.C.:以前采访你时,觉得你很爱想,比较喜欢引用一些哲理性的语 句,看书比较多。

倪妮:对啊,现在越来越不爱看书。我最近想通了的是,演员最终还是要让自己活得开心,体验生活,接接地气。只有接触到地面,而不是整天飞在天上,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好演员。以前都是装出来的!(笑)

M.C.:这3年你接拍的片子,尤其是最近一两年,越来越符合你自己的 年龄段和状态。这算是一个像自己的方式吗?

倪妮:接片,大家总是会给你一个定义。演完《十三钗》之后,看我好像又接了很多青春片啊,跟年龄很相似,就会问,你是故意要这样做吗?其实,哪里有那么多的刻意?

M.C.:大明星去电影院被认出来,无法逛街,无法买菜的困扰, 你没有?

倪妮:不太有。我不追求那些。人气,有人喜欢你,对你来说也是一种成功,是一种最大的肯定。但是,没有的话,我觉得也没什么。专注喜欢的职业,做好你自己该做的事情,别人能够通过你的表演肯定你的努力,这些就足够。

M.C.:你进入娱乐圈,大家都觉得很名利场,很大染缸的地方之后, 好像之前你说自己也虚荣过,不知道你有没有也膨胀过,也受伤害过 之类?你现在又回复原来的样子了,这个过程是怎样的?

倪妮:其实我没怎么膨胀,因为一直没有觉得自己能够优秀到让自己膨胀的地步。局外人,他们不了解这个行业,可能觉得这就是一个名利场,各种虚荣、浮夸。其实大家都是电视剧、电影看多了,斗来斗去,哪有这么多宫斗剧啊?哪有人有那么多闲工夫,没事天天斗?而且我真的觉得你怎么看这个世界,就会怎么样活,世界和你的心是互动的。

去年一年想通了,很幸运,人格分裂的我当了演员。别人总问,你真的想当好演员吗?官方回答当然是,但内心,我以前并不是特别清楚。张艺谋导演给了我平台,我就必须做?从今年拍摄《匆匆那年》,我做了很多很多准备,包括看了自己以前作品,我开始认真:怎么塑造角色?怎么找到技巧?

今年我演戏,如果不是很晚收工,我每天保持一天看三到四部电影,让自己处于不断创作的氛围。看完这些,我觉得,我当一个演员,真的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情。电影是一个造梦的行业,我作为演员,就活在别人的梦里,这太美妙了。就算去演配角我也愿意。我以前不知道我有多么热爱演员这个职业,但是我逐渐发现,自己真的是开始特别爱这个行业。这就是我这一年来最大的变化。

我确实很幸运,很年轻的时候就拍了张艺谋导演的片子,有一个很不错的男朋友,事业发展得也很好。应该打100分,再加3颗五角星!第一部戏我就有了一个特别好的平台,经过了很多演员摸爬滚打的那个阶段,所以我当时是幸运的,我说我不幸运的话会被人抽死吧?!但是,没有人永远都会站在云端,再说我还没有到云端。有了平台,接下来的路,就要全部靠自己走了。其实,幸运值越大,挑战数也越大,任何事情都是有双面性的,长远来说,这是均衡的,好事也会带来压力。有时我为了给自己减压,会告诉自己,别想那么多,只要对得起自己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