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人 marie claire 纷享世界 风格由我

一条牛仔裤里的快乐与哀伤

来源:《嘉人》2010年9月刊 编辑:michelle
导读:工人们在中山的加工厂里挥汗如雨,用常见的电磨和电钻为牛仔裤磨白、做褶。一天打磨上千条牛仔裤,一个月收入三千;一天为一万条牛仔裤,钉扣子,一个月收入一千。哪怕经手数十万条裤子,他们也买不起其中一条——在贴牌之后,这些牛仔裤,会进入灯火通明的商场,少的要几百块,多的要几千块。相对于父辈,他们的薪水,已经水涨船高——2009年爆发的民工荒让老板们努力提高薪水,改善环境,却仍旧难以招到工人。而第一代打工者的子女们,试图真正融入城市,却最终发现,城市之门从未敞开,而乡村,也回不去了。

用十年时间从打工仔变成企业主

用十年时间从打工仔变成企业主

打工者一代的佼佼者:

刘新宏的故事

他们用十年时间从打工仔变成企业主,相信劳动的意义,相信机遇永远存在。

轰隆机器声在厂子外还能隐约听到,但对面的小街上已是另一番景象。小饭馆看起来脏兮兮的,门外却齐刷刷停了一排宝马或者奔驰,差一点的是本田、丰田,毕竟日系车的大本营在广东。馆子里,老板刘新宏正和他同是百万富翁的朋友吃饭,桌子上摆满了虾、海蜇、鳗鱼、烤鸭舌和红烧甲鱼,白酒一杯杯斟满,还有人喝象征精力充沛的红牛。“为中山新的百万富翁干杯!”刘新宏喊道,高兴得酒几乎洒了一半。他的白衬衫快兜不住肚子了,裤子依靠两根背带挂在身上。每个老板都来和他碰杯,欢迎属于他们的新时代。

二十多年前,十六岁的刘新宏离开四川某个国家级贫困村,身无分文,怀抱每顿饭都能吃饱的梦想来到中山,凭借不要命的努力和前所未有的经济特区扩张带来的机遇,他从打工仔跻身企业家,有了个每天加工一万条牛仔裤的小工厂,手下有八十个员工,都是他从老家招来的。

1 ... 8 9 10 11 12 13
延伸阅读
精彩推荐
明星春节送礼脑洞都不小
明星春节送礼脑洞都不小
礼尚往来是咱们中国人的老传统,尤其是新春佳节之际,总要给三五知己备上一份薄利。各位星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