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人 marie claire 纷享世界 风格由我

从鱼鳍到鱼翅,血腥的产业链

来源:《嘉人》2011年3月刊 编辑:michelle
导读:南中国和大洋洲之间,两个素不相识的人——三姐和Blaze, 却因为鱼翅,对未来有着同样的恐慌。 虽然在他们自己看来,只是做着上辈传下来的事业,赚一份生计, 但他们身处全球鱼翅产业链的两端,小小的悲喜, 都被鲨鱼掌控——一部分沉尸海底, 另一部分被端上餐桌,是最昂贵的菜肴。

从鱼鳍到鱼翅,血腥的产业链

怕哪天没有鱼,我们只能趁着还有鱼的时候赶紧做。

三姐的店里,最好卖的是1500元左右一斤的2A级。精明的广州太太都是趁着四月到八月,天气热、干货最便宜的时候买,鱼翅不怕放,有空晒晒就可以。冬天海味价高,三姐的生意却没受影响,开酒店的熟客来得越发频繁,一次要搬走十几箱。听说珠海人每天要吃掉2吨鱼翅,广州怕是只会更多。这小小十平米的店面,一个月有一百多万的营业额。利润呢?三姐不肯说。除去采购鱼鳍、人工、加工、运输等各个成本,“还有一半?”我试探,她笑,显然,这是个保守的答案。

但三姐也觉得生意不好做了,“鲨鱼捕捞量每年都在减,鱼翅的量却年年多,说明什么?造假的多了!”楼下有个张姐,台山来的,看到几个老乡到广州开海味店之后又盖楼又买车,也转行做海味,没什么了不起的资源,就走低端的路子,卖的鱼翅贵的500元一斤,便宜的50元也有,多是佛山来的。张姐也不瞒人:“五十多块钱的是稻类加些明胶做成的,口感和真正的鱼翅有差别。一百多块的是鱼皮和鱼胶做成的,口感和真的差不多,还比真的好吸收。大部分酒店都是用的这种。”

山海城开档的一半都是潮汕人,角落里摆着功夫茶具,海腥与茶香混合,世俗的气味。陈老板做鱼翅生意快20年:“200块以下的哪里有真翅!要是有人拿贵的唬你,你就看哪种透明,假的还是要发黄浑浊一些。我们家的鱼翅,炖5个小时还有弹性,假的煮了就软了,跟吃粉丝似的,何必200块买粉丝?”问他家常吃哪种?“1200元一斤的,和老鸡一块煲。”老婆爱吃,说是“美容”。

1 2 3 4 5 6 ... 10
延伸阅读
精彩推荐
明星春节送礼脑洞都不小
明星春节送礼脑洞都不小
礼尚往来是咱们中国人的老传统,尤其是新春佳节之际,总要给三五知己备上一份薄利。各位星星们